新華社成都5月6日電(記者王曦)記者6日從在四川成都召開的川陜哲羅鮭全人工繁殖成果技術鑒定會上獲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川陜哲羅鮭全人工繁殖取得成功。
5日至6日,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對四川省農業(yè)科學院水產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等單位協(xié)作完成的“川陜哲羅鮭全人工繁殖技術研究”項目成果進行了現場踏勘和討論鑒定,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宣布,川陜哲羅鮭全人工繁殖取得成功。
這是川陜哲羅鮭子一代成體。(四川省農業(yè)科學院水產研究所供圖)
川陜哲羅鮭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長江上游旗艦物種。據了解,成果完成單位在2016年首次突破大渡河流域川陜哲羅鮭野生種群的人工繁殖技術,培育了多年度川陜哲羅鮭子一代,建立了國內唯一的川陜哲羅鮭人工種群,為其種質資源保護和自然種群恢復奠定了基礎。2024年,成果完成單位多批次催產了川陜哲羅鮭子一代親魚,目前保有2月齡子二代仔魚3500余尾,實現了川陜哲羅鮭全人工繁殖。
這是5月5日在四川省崇州市雞冠山冷水魚科研基地拍攝的川陜哲羅鮭子二代仔魚。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下一步,我們將針對川陜哲羅鮭野外自然種群的恢復與重建,采取加強增殖放流,開展棲息地生態(tài)修復,強化人工繁殖二代苗種培育和遺傳檔案管理等措施,進一步完善川陜哲羅鮭全人工繁殖技術。”四川省農科院水產研究所黨委書記杜軍表示。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